黑莓手机最新款2023款-黑莓手机最新款2023

tamoadmin 手机推荐 2024-08-27 0
  1. 高通发布全新自动驾驶计算平台 最高算力700TOPS,2023年量产
  2. 变革前奏:燃油车的“诺基亚时刻”

近几年的CES展基本已经成了汽车行业的新技术展,或者说的通俗一点,这是属于未来黑科技的舞台。相比于那些传统的车展,车企、制造商们都希望通过CES炫酷的氛围和广泛的影响力,吸引到更多人的注意。

新能源、自动驾驶、互联共享一直都是汽车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所以主基调仍然在此。现代的飞行代步,丰田要建一个城市,奔驰的阿凡达式设计,以及最爱的“索尼***”也亮相了自己概念车型,所以此次的CES展依旧看点颇多。

跨界玩的飞起

黑莓手机最新款2023款-黑莓手机最新款202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索尼正式进军汽车领域

每个男孩可能都想有一台索尼的,PS4、电视等等,而这种愿望在未来很可能会转移到车上。今年的美国CES展上,索尼发布了一款名为Vision?S的电动概念汽车。整车配备了33个不同的传感器,内部中控台为纵向显示的一体式大屏,除了可以显示驾驶信息以外还能进行活动。

据介绍,该车是索尼和多个行业领导者合作打造,车内部分部件来自黑莓和博世等业内厂商。动力是由,“新设计的电动汽车平台”(newly-designed?EV?platform)提供,该平台是由麦格纳设计。另外在电池组和电机部分都印着索尼的LOGO。此举基本确定索尼正式进军汽车领域,索尼粉们,体现身份的时候马上就要来了。

大疆步入自动驾驶领域

随着近两年短的加速发展,大疆品牌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无人机、OSOM等等,都成了年轻人追捧的专业工具,可就在今年的CES展上,它们也玩起了跨界。

大疆内部孵化的子公司Livox(览沃科技)推出了两款激光雷达产品,可用于L3或L4级别的自动驾驶,一款名为“Horizion地平线”,用于距离260米左右的近距离探测;另一款名为“Tele-15”,用于远距离探测。

两者的价格分别为1000美元和1500美元,主要提供给机器人和汽车生产企业。这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会降低不少关于自动驾驶的成本

高通发布可定制自动驾驶平台

移动芯片巨头高通,在今年的CES展上推出了全新的,Snapdragon?Ride自动驾驶平台,包括安全系统级芯片、安全加速器以及自动驾驶软件栈(Autonomous?Stack)。

平台最大特点是:高度可拓展、开放、完全可定制化、针对功耗高度优化。将于?2020?年上半年交付汽车制造商和一级供应商进行前期开发,预计搭载Snapdragon?Ride的汽车将在2023年投产。手机现在喜欢数,那以后的高通平台的汽车该比啥?

今年BBA怎么玩

奥迪AI?ME?Concept亮相,

灯厂新玩法

本届CES展上,奥迪亮相了概念车,从AI:ME的命名可以很容易猜出,奥迪想通过该车揭示人工智能和用户之间的交互关系。概念车拥有L4级别的自动驾驶,外形较为低趴基于大众全新MEB平台开发。前脸的造型并不是特别陌生,在之前奥迪展示的概念车中都有几分相似。

但灯厂的名号,奥迪也并没有抛下不管,数字矩阵大灯除了提供照明功能之外,内部华友微型矩阵投影仪,可以在前方道路或者墙面投影出简洁易懂的符号,以便提醒或告知行人。

车载通讯和交互系统以及车辆本身的一些设计,都可以通过人眼追踪、语音输入和触摸等方式来控制。在部分地区,矩阵光束灯还属违法,所以想让它正式来到我们生活当中,还有一定的距离。但至少从中可以看出,奥迪的发展方向,智能不止在车内。

奔驰Vision?AVTR,灵感来自阿凡达

奔驰可谓把悬念留到了最后,直到展会现场,奔驰才正式亮相了概念车Vision?AVTR,值得一提的是,它的设计灵感来源于《阿凡达》。

Vision?AVTR用整体式的设计理念,将外观、内饰和用户体验?(UX)相融,以《阿凡达》中不同生命体的融合的角度将车内和外部环境相结合。将乘客坐落车内,便会和车融为一体,就犹如阿凡达当中,骑马骑龙那样的。

可以有意识的主动体验和感受,中控台上多功能控制中及元件取代了方向盘。动力方面,是由可回收材料构成的有机电池技术,不含稀土和金属。而且电池材料是可降解的,因此是可循环再生的。相比于奥迪,奔驰的成果似乎离我们更为遥远,但从中也可以看出,可持续性是奔驰未来战略的主要中心。

宝马i3?Urban?Suite?套房体验

下载专用APP,从机场走出,便能享受到豪华酒店级的待遇,这是宝马为此次CES展带来的?i3?Urban?Suite服务。

工程师对i3进行了彻底改造,只保留了原有的驾驶坐席,副驾驶成了腿托,驾驶后位成了迷你吧台,并配备了台灯、杯架等办公区域。车顶吸顶式折叠屏,可以向下翻。这样车内就变成了一个类似于套房的空间

日韩技术哪家强

丰田要建一个城

丰田的想法很大胆,将会在日本建立一座未来出行的示范城市,该项目将在丰田汽车东富士工厂进行,工厂2020年底关闭改造,2021年开始建造编织之城。

之所以以此命名,主要是因为丰田这个造城,就是要用各种智慧街道把城市编织在一起,道路将只提供给自动驾驶汽车及零排放汽车使用。编织之城最初会有2000人在此“生活”,电力将由氢燃料电池提供,建筑屋顶的太阳能电池系统也会提供一定的电力供应。

本田?方向盘控制油门刹车

本田推出了新的自动驾驶概念车,并提出?Augmented?Driving?Concept的概念。按照本田的介绍,这套增加驾驶概念,可以很快的从自动驾驶过渡到半自动驾驶。

也就是自动驾驶会处在待命状态,随时进行干预,只要通过一个开关,驾驶系统就会在自动和手动之间切换,在自动和半自动之间还有8种以上的模式。另外本田的全新方向盘也很有看点,拍两次汽车启动,拉方向盘减速,推方向盘汽车加速,不知道这种灵感是不是来源于游戏上。

现代?让汽车飞出新境界

飞行汽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想法了,多年以前它就成了人们梦想中解决拥堵的方法。本次的CES展上,现代仍然带来了这个老想法,但却给出了不一样的玩法。现代发布了两款概念车,PAV和PBV,也可以说是概念飞机。

PAV带有一对机翼和四个螺旋桨。而PBV则实现完全自动驾驶功能,只要在指定地点换乘即可,PAV和PBV可能会以电能作为其能量源。现代期望两种概念车一起,架构未来城市通勤出行模式。

不过回归现实的话,飞行器想进入到日常生活,限制因素有些过多,能源、安全、噪音、成本等等。所以现代的这个愿景,很可能也只会留在想象当中。

很多还都停留在概念上,但有时候敢想并不一定是坏事,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展成怎样。在需求和技术的催化下,汽车在功能和形态上注定会发生改变。

多种炫酷的黑科技、有关未来的蓝图,都在不断挑战我们固有的认知,但不管你能否接受,他们或许都会在某个时间点到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高通发布全新自动驾驶计算平台 最高算力700TOPS,2023年量产

每天为你带来车界最新最IN最火热的新闻,欢迎来到丰评汽车频道!在这里除了每日新闻,也会经常分享各类汽车评测,车主故事,经典车和老车那些事儿,改装车的小知识,欢迎大家的关注~

写在开头:本文所有内容均转自汽车之家车市资讯新闻,仅对汽车之家全天车市重点新闻进行梳理及汇总。

目录:

一:电动美国“恶霸”即将电动化回归?重新复活?通用或将公开悍马电动车项目

二:挂个羊头逗你玩?VISION-S只为展示技术?索尼无意造车

三:或将国产?宝马3系纯电动版谍照曝光

看点一:重新复活?通用或将公开悍马电动车项目

据海外媒体报道,通用汽车有意在2月2日于美国举办的超级碗比赛期间发布一则广告,其中或宣布关于悍马电动车项目。不过,截止目前,通用汽车并未对此消息进行回应。

《华尔街日报》援引消息人士称,通用汽车将进行一场包括NBA人物勒布朗·詹姆斯在内的超级碗广告活动。据悉,一则30秒的超级碗广告平均成本约为500万美元(约为3458.9万元人民币),再加上请詹姆斯这样的超级明星代言人,外媒在报道中提及“通用汽车似乎非常渴望在悍马复兴进程中大放异彩”。

《华尔街日报》在报道中也认为关于悍马电动车项目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早在2019年6月份,便有消息称,通用汽车集团内部正在推进一项代号BT1的大型豪华电动车,中的首款车型将会是一辆内部代号“Project?O”的皮卡,该皮牌或将使用“悍马”品牌。其首款产品预计将在2021年底投产,或将通过现有的经销商网络与其他通用汽车一起销售

根据此前曝出的消息,通用已经投入了77亿美元对旗下工厂生产电动车产品进行了升级改造,改造将会在接下来的4年内陆续完成。其中底特律的Hammtramck工厂的升级费用已经达到了30亿美元,升级完成后该工厂将会用来生产电动版的皮卡和厢式货车。

此外,通用汽车集团也正在打造一款GMC旗下的电动皮卡以及属于凯迪拉克的电动SUV,或将与内部代号“Project?O”的皮卡一起在2023年正式面世。

看点二:VISION-S只为展示技术?索尼无意造车

在不久前的美国CES展会上,索尼发布了一款名为VISION-S的纯电动概念车,这让业界一度猜测索尼将会步入整车制造领域。然而,近期在接受外媒访时,VISION-S项目负责人Izumi?Kawanishi表示,索尼不会成为汽车制造商,而是致力于成为汽车产业变革的推动者。

Izumi?Kawanishi还对记者表示,随着智能手机的推动,汽车正在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索尼希望通过VISION-S向业界展示该公司在汽车智能化方面的贡献,包括驾驶技术以及车机系统。

据官方表示,VISION-S将嵌入包括CMOS以及ToF在内的33个传感器,搭载超宽中控显示屏360临场音效,合作厂商包括博世、黑莓、英伟达、高通等。此外,索尼也在致力于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该公司在2020年对该技术进行上路测试。

看点三:或将国产?宝马3系纯电动版谍照曝光

日前,有外媒在德国拍到了一组宝马3系纯电动版车型的路测谍照,即便新车带有伪装贴纸,但其车身上的“Electric?Test?Vehicle”标识以及新造型的后包围等细节均可以说明它的身份。此外,通过前后车门比例可以看出新车为长轴版车型,这也意味着宝马3系纯电动版车型很可能将国产。

通过谍照我们可以看到,相比燃油版车型,新车前中网发生了变化,其似乎用了封闭式设计。此外,燃油版车型的后包围设有双边共两出的排气口,测试车上并未出现,这代表后包围或经过了重新设计。目前我们并未获得新车的动力、续航信息,但如果新车将国产,那么我们可以参考一下iX3的性能参数,因为iX3将在今年由华晨宝马进行国产。

iX3初期或将仅提供后轮驱动版本车型,该车将配备一台最大功率200kW,峰值扭矩400N·m的电机,动力电池组容量为74kWh,WLTP工况下的续航里程可达440km。由于iX3将于2020年开始在中国量产,所以我们预测3系纯电动版车型的投产时间应该也不会太晚。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变革前奏:燃油车的“诺基亚时刻”

车东西

文?|?六毛

车东西1月7日消息,CES?2020期间,高通子公司Qualcomm?Technologies宣布推出Snapdragon?Ride自动驾驶平台,这也是移动芯片巨头高通继骁20A平台后,进一步发力自动驾驶芯片业务。

Snapdragon?Ride包括安全系统级芯片(SoC)、安全加速器和自动驾驶软件栈(Autonomous?Stack)。

▲配备有新Snapdragon?Ride自动驾驶计算系统的演示车(图源路透社/?Jane?Lanhee?Lee)

▲演示车的后备箱中可以看到Snapdragon?Ride自动驾驶计算系统(图源路透社/?Jane?Lanhee?Lee)

通过独特的SoC、加速器和自动驾驶软件栈的结合,Snapdragon?Ride将为自动驾驶系统的三个细分领域提供支持,覆盖L1/L2级主动安全ADAS、L2+级ADAS、L4/L5级完全自动驾驶三个领域。

同时该平台既可打造30TOPS算力的设备,支持L1/L2级自动驾驶,也可以打造700TOPS的设备,支持L4/L5级自动驾驶。

Snapdragon?Ride?平台支持被动或冷风的散热设计,从而有助于降低成本、提升可靠性,在省去昂贵的液冷系统的同时简化汽车设计并延长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Snapdragon?Ride?将在?2020?年上半年交付汽车制造商和一级供应商进行前期开发。?而根据Qualcomm?Technologies的估计,?搭载?Snapdragon?Ride?的汽车将于?2023?年投入生产。?

一、高通发布Snapdragon?Ride自动驾驶平台

美国时间1月6日下午,CES?2020开幕前夕,移动芯片巨头高通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推出新的Snapdragon?Ride自动驾驶平台。

据CNET报道,高通汽车业务主管Patrick?Little在CES前接受访时曾表示,在自动驾驶平台正式推出之前,高通已为此努力了7年。

▲高通公司总裁Cristiano?Amon新闻发布会上向展示了Snapdragon?Ride(图源CNET/James?Martin)

Snapdragon?Ride通过独特的SoC、加速器和自动驾驶软件栈的结合,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了一种可扩展的解决方案,可在三个细分领域对自动驾驶汽车提供支持,分别是:

1、L1/L2级主动安全ADAS——面向具备自动紧急制动、交通标志识别和车道保持功能的汽车。

2、L2+级ADAS——面向在高速公路上进行自动驾驶、支持自助泊车,以及可在频繁停车的城市交通中进行驾驶的汽车。

3、L4/L5级完全自动驾驶——面向在城市交通环境中的自动驾驶、无人出租车和机器人物流。

Snapdragon?Ride?平台基于一系列不同的骁龙汽车?SoC?和加速器建立,用可扩展且模块化的高性能异构多核?CPU、高能效的?AI?及计算机视觉引擎,以及GPU。

其中,ADAS?SoC系列和加速器系列用异构计算,与此同时利用高通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引擎,ADAS和SoC能够高效管理车载系统的大量数据。

得益于这些不同的SoC和加速器的组合,Snapdragon?Ride?平台可以根据自动驾驶的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进行配备,同时提供良好的散热效率,包括从面向?L1/L2?级别应用的?30?TOPS?等级的设备,?到面向?L4/L5?级别驾驶、超过?700?TOPS?的功耗?130?瓦的设备。?

此外,高通全新推出的Snapdragon?Ride自动驾驶软件栈是集成在Snapdragon?Ride?平台中的模块化可扩展解决方案。

据介绍,Snapdragon?Ride?平台的软件框架可同时托管客户特定的软件栈组件和?Snapdragon?Ride?自动驾驶软件栈组件。?

Snapdragon?Ride平台也支持被动或风冷的散热设计,因而能够在成本降低的同时进一步优化汽车设计,提升可靠性。

现在,Arm、黑莓QNX、英飞凌、新思科技、Elektrobit、安森美半导体均已加入高通的自动驾驶朋友圈,成为Snapdragon?Ride自动驾驶平台的软/硬件供应商。

Arm的功能安全解决方案,新思科技的汽车级DesignWare接口?IP、ARC处理器?IP?和?STAR?Memory?SystemTM,黑莓QNX的汽车基础软件OS安全版及Hypervisor?安全版,英飞凌的AURIXTM微控制器,以及安森美半导体的?ADAS?系列传感器都会集成到高通的自动驾驶平台上。

Elektrobit还与高通合作,共同开发可规模化生产的新一代AUTOSAR?架构,EB?corbos?软件和?Snapdragon?Ride自动驾驶平台都将集成在这个架构上面。

据了解Snapdragon?Ride?将在?2020?年上半年交付汽车制造商和一级供应商进行前期开发,而根据Qualcomm?Technologies估计,?搭载?Snapdragon?Ride?的汽车将于?2023?年投入生产。

二、深耕汽车业务多年?高通赋能超百万台汽车

在发布Snapdragon?Ride自动驾驶平台之前,高通已在智能汽车领域深耕多年。

十多年来,高通子公司Qualcomm?Technologies一直在为通用汽车的网联汽车应用提供先进的无线通信解决方案,包括通用汽车上安吉星设备所支持的安全应用。

在车载信息处理、信息影音和车内互联等领域,Qualcomm?Technologies?的订单总价值目前已超过7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87亿元)。

而根据高通在CES?2020发布会现场公布的信息,迄今为止已经有超百万辆汽车使用了高通提供的汽车解决方案。

很显然,如今高通在汽车领域的布局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CES?2020期间,除发布Snapdragon?Ride自动驾驶平台外,高通还推出了全新的车对云服务(Car-to-Cloud?Service),该服务预计在2020年下半年开始提供。

据介绍,由Qualcomm?Technologies打造的车对云服务支持Soft?SKU芯片规格软升级能力,不仅可以帮助汽车客户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还可根据新增性能需求或新特性,让芯片组在外场实现升级、以支持全新功能。

与此同时Soft?SKU也支持客户开发通用硬件,从而节省他们面向不同开发项目的专项投入。利用高通车对云Soft?SKU,汽车制造商不仅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各种定制化服务,还可以通过个性化特性打造丰富且具沉浸感的车内体验。

另外高通的车对云服务也支持实现全球蜂窝连接功能,既可用于引导初始化服务,也可以在整个汽车生命周期中提供无线通信连接。

Qualcomm?Technologies产品管理高级副总裁Nakul?Duggal表示,结合骁龙汽车4G和5G平台、骁龙数字座舱平台,高通的车对云服务能够帮助汽车制造商和一级供应商满足当代车主的新期待,包括灵活、持续地进行技术升级,以及在整个汽车生命周期中不断探索新功能。

此外,Qualcomm?Technologies也在CES?2020上宣布,表示将继续深化和通用汽车的合作。作为长期合作伙伴,通用汽车将通过与Qualcomm?Technologies的持续合作来支持数字座舱、车载信息处理和ADAS(先进驾驶系统)。

结语:巨头纷纷入局?自动驾驶领域风起云涌

前有华为表示要造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智能汽车核心传感器,后有Arm牵头成立自动驾驶汽车计算联盟,如今移动芯片巨头高通也发布了全新的自动驾驶平台,在汽车和自动驾驶领域上又迈进一步。

巨头入局有利于自动驾驶汽车更快更好地落地,然而另一方面随着更多硬核玩家拓展业务边界,此次市场上的竞争也必然会变得更加激烈。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作者:张

出品:远川研究所制造组

支持:天风 汽车 团队邓学、娄周鑫

仔细研究中国新能源车行业,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四小天王”每家背后都站着一家互联网巨头: 蔚来身后是腾讯、小鹏身后是阿里、理想身后是美团、威马身后是百度。这些互联网New money就像暴发户一样,出手阔绰。

比如蔚来 汽车 的李斌创业时,雷军爽快地说道[19], “你扣动扳机时,直接找我就行。” 而去找刘强东时就更痛快了,奶茶妹妹后来传神地还原了整个过程:“当时李斌花了15分钟说了蔚来 汽车 的构想,我老公用了10秒钟就说:YES。”

虽然新能源车企们拿钱不少,但2019年初,由于量产等问题,行业还是遭遇寒冬,大批公司现金流紧张,而成立最晚的理想 汽车 ,融资也最晚,压力之下颇为被动。甚至一些投资圈大佬放下狠话, “新势力没有一家值得投资”

但New money不信邪,转身就砸钱给了新势力。2019年8月开始,美团王兴陆续投资了10亿美金给理想 汽车 ,将其推到了热乎乎的纳斯达克。而王兴的持股比例也达到了23%,成为了理想 汽车 最大股东。他还频繁在饭否上为理想宣传,被评为“2020年最佳车评员”。

汽车 被称为工业之王,重资金、重技术、重人才,造车成功概率极低,过去100年全球鲜有成功的创业公司。然而,在塑料姐妹横行霸道的今天, 为什么互联网大佬们看到造车兄弟落难,还真的就敢上?

其实,这并不是纯洁的友谊,而是纯粹的商业逻辑: 这批New money们都是享受过“诺基亚时刻”红利的人。

2009年,诺基亚以39%的市场份额稳居世界第一,享受着行业最高的利润和溢价,苹果最大的竞争对手还是黑莓。一年后,智能机伴随iPhone4的出现迎来爆发,“诺基亚时刻”悄然来临。

2011年,从微软空降到诺基亚的新任CEO史蒂芬·埃洛普(Stephen Elop)豪言,通过与微软的合作,诺基亚将 “与iOS和Android三足鼎立” 。仅仅一年过去,埃洛普的论调就成了 “三星苹果双寡头格局将被打破” 。

埃洛普的预言对了一半,双寡头格局确实被打破了,但打破它的并非诺基亚。2014年,小米模式引发行业大讨论的同时,诺基亚也坐稳了“others”的位置。从全球霸主到故纸堆,诺基亚只用了5年。

曾经的行业霸主遇到高维度崛起的新规,便会形成一个“诺基亚时刻”。 而显然,无论雷军的小米、腾讯的微信、刘强东的京东电商、王兴的美团,这些互联网新贵们都是诺基亚时刻红利的享受者、甚至制造者。

最近几年,新能源 汽车 在渗透率上开始向智能机当年的颠覆路径看齐。2010年开始电动车在 汽车 行业中的渗透率逐年上升,全球渗透率2019年突破2.3%,中国乘用车市场达到4.9%。

4.9%固然不多,但要知道,2010年国内智能手机渗透率也只有8%。仅仅两年过去,就蹿到了36%,此后更是连年飙升。随着特斯拉股价水涨船高,新一轮产业政策呼之欲出,留给新能源车的问题也就只剩下了一个: “诺基亚时刻”到底来了没有?

而形成"诺基亚时刻"的公式和关键要素,才是雷军等互联网新贵们的决策支撑。本文将通过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探索 论述:

1. 赛道:从线性到非线性

2. 龙头:必须要超级能打

3. 生态:形成新利益群体

4. 等待:决战三道护城河

赛道:从线性到非线性

一个新产业要从“星星之火”快速形成“可以燎原”的趋势,关键要选对赛道,找到一个可以实现 “非线性、甚至接近指数增长” 的赛道。有一类行业正好完美符合这个要求: 泛摩尔定律行业

摩尔定律产生于半导体领域,是指集成电路上晶体管的数量每隔18个月就会翻倍,性能也会跟着提升一倍。形成的原因是原子级别的工艺,会带来效率大幅提升。功能改进、体积缩小,而过去50年摩尔定律的直观感受就是,手机代表一切。

而充分发挥摩尔定律,就能以更佳的性能,实现后进者的超越 。比如智能机取代功能机。

功能机时代,手游缺乏大作,用户需求难以满足;而在智能机时代,手游已经是用户最爱。这背后正是芯片在作祟。功能机芯片大多在出厂前已经写死了特定功能,即使算力提升,也没法执行更多更复杂的任务。但智能机时代,通用的CPU可以随着摩尔定律的增长不断拓展功能边界,软件开发者因此可以开发出不同的软件生态。

一个是摩尔定律应用上的瘸腿,一个是把摩尔定律榨干 ,这就是智能机崛起的产业密码: 用更快的指数增长速度跑赢传统巨头。

传统巨头技术、资金、人才雄厚,但面对创新时,新的技术,新的市场会跟原先固有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产品营销思维等形成内部冲突,而新技术和新市场留出的时间窗口又很有限,内外条件的夹击下,很容易陷入无法革自己命的窘境。

诺基亚就是一个反面教材。苹果刚刚面世时,诺基亚不缺钱不缺人。拥有最庞大的研发,2010年研发费用是苹果的4倍以上。技术上也不落后,但面对苹果和谷歌的冲击,内部革新动作缓慢,最终从行业霸主变成了青春回忆。

比尔·盖茨曾和通用 汽车 的老板打趣,如果 汽车 工业能像计算机领域一样发展,那么今天,买一辆 汽车 只需要25美元,一升汽油就能跑400公里。

这个略带讽刺的玩笑,却指出了燃油车的典型特征: 稳如狗。

燃油 汽车 行业有 三大特征 :核心技术渐进式创新为主、高度依赖基础科研、供应链高度固化。 这也为传统车企构建了一个极高的行业壁垒。过去100年,这个行业几乎没有什么新公司出现。

然而,电动车的出现,正让“车”这个昔日最稳定的行业,逐渐向泛摩尔定律靠拢,而一个重要推动力就是: 电动车独特的成本结构。

一台纯电动 汽车 ,动力系统(电池+电控,40%)+ 汽车 电子(22%)占比超过6成,而这两者具有极强的泛摩尔定律特性:动力系统的核心是电池, 电池的性价比可以通过新材料的发现、新工艺的应用得到快速改善 。比如宁德时代的产品,价格从2015年的2.3元/Wh降到2018年的1.2元/Wh,跌幅达到50%。

而成本占比第二大的 汽车 电子,则包括LED、IGBT等,这些电子元器件本身就遵循了摩尔定律发展。因此,在电动车成本方面,就形成了一个有趣的 “孪生成本曲线” : 整车成本曲线和电池降本曲线几近相同,也可以实现非线性降低。

传统的车企的性价比提升,主要来自于效率转换,遵循的是能量转换定律,哪怕提升1%都非常缓慢。然而,电动车却不一样了: 通过新的成本结构、能量来源,电动车不仅切换了赛道,而且是用非线性的快,去挑战传统赛道线性发展的慢。

这也正是马斯克创业选择赛道时的最大机遇,也是他遭遇困难时坚持的信心。而马斯克旗下的另一家光伏公司SolarCity也同样符合这个规律,其拳头产品BIPV靠着骤降40%的成本,现在已是全美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公司。

新能源电动车目前虽然整车成本高,但使用成本低,所谓买着贵用着便宜。而在指数发展趋势下,根据产业预测,整车售价有望在2023年左右,与传统燃油车打平。那时就是,用着便宜、买着也便宜,真香到底。

因此,要挑战传统巨头,第一要务就是, 制造出一个可以非线性发展的赛道。 有困难要上,没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

龙头:必须要超级能打

每个老巨头的倒下,都是因为一个非常能打的新巨头崛起。比如取代诺基亚时的苹果,正值乔布斯的巅峰时刻,乔布斯对产品的挑剔与精细,无可***。而组织安卓阵营的谷歌,也是有钱有技术有雄心。

因此,必须要有一个龙头企业,成为诺基亚时刻背后的推手。

而平价走量的Model3问世后,围绕特斯拉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通过软硬件的闭环商业生态打造, 特斯拉正在成为“车轮上的iPhone”

燃油车企成功的秘密在于把发动机、传动系统等机械子系统打磨成精密的工艺品,建立起足够高的技术壁垒。但电机驱动之于燃油发动机,却是实打实的降维打击,特斯拉ModelS性能版本百公里加速可到2.3秒,这个水平,已经持平甚至超过了布加迪Chiron、法拉利F12tdf,兰博基尼Aventador等顶级豪车。

更何况电动车结构简单,制造难度远低于燃油车,打个形象比喻,燃油车就像我们骑的变速自行车,起步低速时用很大的齿轮,到达一定速度之后就需要再换小一点的齿轮。一来一去需要换挡时间,但电动车就相当于一个齿轮恒定的自行车,想加速就蹬快点,无需换挡[13]。

另一方面,iPhone的成功有技术的创新,有设计的颠覆,但最重要的是生态的构建——苹果一年光从应用商店中就能抽走100多亿美元,相当于小米6年的利润。

特斯拉的软件收入由3块业务产生,分别是车联网功能、在线系统升级(OTA)和全自动驾驶(FSD)。以OTA为例,Model3 车主只要付费3000美元,即可将 汽车 的百公里加速性能从4.6s提升到4.1s。只要钱交够,速度随便秀。

特斯拉的 汽车 制造业务净利润常年只有2%,软件显然会是未来规模效应之下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既然软件这么重要,燃油车就做不了吗?

答案是能做,但不擅长。

事实上,软件一直是传统 汽车 厂的软肋。 燃油车时代,车厂不需要自己开发软件,只需把各个供应商的产品像拼图一样拼到一起就可以。但这会带来两个潜在问题,一是软件模块不兼容导致的程序漏洞,协同成本高;二是软件更新速度缓慢。

一辆车从设计定型到最终出厂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11],期间所有的零部件都不允许改变设计,便是出于安全和协同的考虑。

燃油车霸主大众就吃过软件的亏:其电动化平台MEB一度被视为抛向特斯拉的杀手锏,但首款车型ID.3却恰好因为软件问题迟迟不能进入交付。最终,交付时间一拖再拖,从2019年底推迟到2020年9月,延迟将近一年。

同样不能忽视的是业务转型对于公司内部管理的冲击,燃油车企往往都有几十上百年的 历史 ,内部盘根错节,与供应商之间也有深刻的利益绑定,某一个生产研发环节的改变,很可能意味着利益链条的重新分配,难度可想而知。

带领诺基亚走向巅峰的前CEO约玛·奥利拉(JormaOllila)曾在自传中回忆过iPhone问世时的情景:他召集12名高管谈话,问他们对iPhone的看法。 其中2人认为iPhone不构成严重威胁,另外10人都觉得不能低估iPhone。

但诺基亚以业绩为中心的管理体制限制了这艘大船的掉头,比起外部环境的变化,高管更担心不能实现自己的季度目标,这种心态又传导到中层,使得奖金与销售数据挂钩,进一步阻碍了公司的转型。

生态:形成新利益群体

2005年谷歌进军手机操作系统时,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开源,吸纳更多力量。而差不多时间,中国移动开发了自己的操作系统,但却因为集成了139邮箱等移动特色产品,遭到了其他运营商的冷落。而闭环的苹果,之所以能快速普及,也离不开其背后丰富的中国电子供应链、全球应用开发者。

取代诺基亚的是苹果、安卓,但踩在诺基亚尸体上的,却是一批批产业链企业。而燃油车和手机,在供应链上也有极其相似的一点: 高度分工专业体系下的封闭模式。

在 汽车 工业体系中,主机厂更多扮演得是“系统集成商”的角色,下面有一二级供应商严格按照按照分工专业化模式展开,比如 汽车 电子领域,博世、德尔福、大陆这几家瓜分完毕。 汽车 的研发、生产过程中,大部分增值活动发生在一级和下级供应商处, 汽车 成本的70%左右来自供应商[5]。

这种多级严格分层的供应链体系下,零部件产业链极长,对库存、物流、经销商管理来说挑战较大[6]。由此带来的结果是:

1. 汽车 上游的超额利润被系统分包商获取。

2. 供应链价格体系稳定,各占山头,各自为王,新来者很难获得进入的机会[4]。

功能机时代,手机产业的供应链格局大抵如此。苹果的出现带给行业最深远的意义则在于依靠 “自主设计+垂直购体系”,重塑供应链。

除了iOS系统以及芯片,iPhone的其他零部件均用全球购的模式,把整个生产全部外包之后,拆分出更多的零件,让几百家供应商直接进入苹果的购体系中。

苹果的直,打破了手机行业封闭购时代中国电子厂商难以进入苹果体系的困局,给了中国制造重要的机会。自2012年以来,苹果的中国供应商增加了1倍多,立讯精密、德赛电池、安洁 科技 等多个十年十倍股。

说特斯拉是“车轮上的iPhone”,也在于特斯拉对供应链的重塑:

1. 产品SKU少。 特斯拉目前只有四款量产车型(Model X, Model S, Model 3, Model Y),这使得公司能够 力出一孔 ,更加聚焦研发打造产品。

2. 直销模式。 摈除了传统的4S店渠道商,牢牢把消费者掌控在自己手中的同时,也 腾出了更多的利润空间给到新供应链厂商

3. 供应链垂直购。 电动车零部件数与燃油车比减少了三分之一,破除了传统 汽车 多层级供应商配套的模式[6], 把话语权拿回自己手中

特斯拉的三板斧使得其整个供应链体系能够绕开燃油车,另起炉灶。目前,特斯拉国产化进度已经达到70%-80%。在产业链上,也已经涌现出像宁德时代、三花智控、拓普集团等一大批优秀的供应链公司。

有了中国朋友圈的神助攻,产能提得快,产品迭代得快。量质双管齐下,市场自然抢得更快。2020年1到7月,特斯拉全球销量21.2万辆,其中量产不满一年的中国区贡献占比就高达30%。难怪有人说,是中国一批批企业、一群群消费者、一条条政策助威了特斯拉。

当然马斯克也非常给面子,在一次访中他称赞中国人是“聪明(***art) ”和 “勤奋的人”(hard-working)。这话很实在,要不是大洋彼岸的这些打工人,马斯克那会有接近千亿美金的身家呢?

等待:决战三道护城河

2018年6月,特斯拉实现了一周7000辆车的产能,马斯克喜不自胜,第一时间发推炫耀。福特欧洲及中东区董事长史蒂文?阿姆斯特拉(StevenArmstong)旋即转发并公开嘲讽“7000辆车,大约4小时——福特。”

一个尴尬的现实是: 传统车企根本瞧不上特斯拉的产能水平。

相较于手机, 汽车 5-8年的换车周期更长,而且行业天然带着三大行业护城河: 制造慢慢上量、产品慢慢迭代、市场慢慢渗透。 这三大护城河给了传统燃油车厂比手机要更长的时间来应对这场电动化战争。

第一,制造慢慢上量。

2020年,作为电动车领头羊,特斯拉累计销量刚过百万,这个数字,约是丰田一年销量的10%,谁是大腿,谁是腿毛,一目了然。

再说质量, 汽车 的质量管控难度比手机更高。比如手机很少有机械活动部件,所有零件装上去就不能动了。但 汽车 不同,大量活动部件存在,一个螺丝钉出问题,都有可能引起连锁反应,所以任何一个顶级的主机厂,独家的know-how积累都是踩了无数坑积累下来的,绝不外传[16]。

跟质量管控密切相关的还有复杂的供应链—— 业内有个笑话,说买回一辆雷克萨斯,掀开车盖一看,发现里面装着个凯美瑞。

这是在笑话丰田。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丰田供应链管理的标准化水平之高。不但在同一车型推广,而且已经跨越不同车型,比如雷克萨斯和凯美瑞,虽然分别是高端、中端车型的代表,但很多零部件都是通用的。本田 汽车 也是类似,比如思域和CRV是两款完全不同的车型,但用的底盘却是同一个[5]。

一辆燃油车大概有3万个零部件,供应链之复杂,超出想象。管理不好,还会带来库存风险。所以会发现一个规律,人类 历史 上所有的生产管理方式革命,都从 汽车 制造业开始,比如福特流水线和丰田的精益生产。

相比之下,电动车所需零件数量约是传统 汽车 的2/3,数量大大简化但依然脱离不了 汽车 供应链的特性:复杂、精密、并且需要专业的管理技能。产业链的管理和变革,非一朝一夕能改变。

2018年,崇尚机器人革命的马斯克,笑话丰田的精益生产管理比“使用助行架的老奶奶”还要慢,并试图在生产流水线上实现100%机器生产,结果一番折腾后产能不增反减,错误频发,搞得马斯克罕见的公开道歉。

第二,产品慢慢迭代

互联网创新和生产制造创新是两回事。

汽车 是一个典型的天才设计,傻瓜使用” 的产品,消费者熟练掌握的简单操作诸如启动、加速、刹车等,每个动作背后都是一个个复杂精密的技术黑箱。而且这些技术黑箱里的诸多技能是连环扣,一环扣一环,一招不慎,很容易满盘皆输。

按照互联网思维,任何一个产品都可以小步迭代,快速试错,先做一个60分的产品,然后再逐步迭代到80分、90分。用这种思维造车轻则影响口碑、品牌,重则会引发大规模召回危机,影响企业存活。

造车不是开发App,用户安全更不是儿戏,手机死机可以关机重启, 汽车 失灵往往车毁人亡。

既然造车这么难,能不能直接外包给代工厂?

一个尴尬的现实是:手机有代工之王富士康,但全球却没有一家成熟的大规模专业 汽车 代工厂。即便蔚来找了江淮,小鹏由海马代工,但这些都是整车厂,并非专业代工机构。

这背后又牵涉了一层产业规律: 汽车 和手机不同,组装能力影响性能,最终决定 汽车 质量,这是一个车企最重要的核心能力之一。

2017年,特斯拉陷入“产能地狱”,马斯克愁得直接睡在了工地帐篷里,连华尔街日报都喊话“找人代工生产 汽车 不丢人”,但马斯克愣是不听,他的坚持并非偏执,而是通盘考虑后的最优选择。蔚来、小鹏的代工也更多为了解决生产资质问题,后期还是会自建工厂。

手机行业会诞生富士康,但 汽车 行业很难

第三,市场慢慢渗透。

汽车 不是一个赢家通吃的行业。买奔驰是为了身份,买丰田是为了品质,买宝马是为了性能,几大 汽车 集团旗下也是产品线无数,就是为了应对纷繁复杂的用户需求,比如同为豪车,法拉利和玛莎拉蒂也有不同的细分客群。2019年丰田一共在全球卖出了1074万辆,即便是最畅销的卡罗拉全球市占率也没超过2%。

无法赢者通吃,市场慢慢渗透的一个鲜活案例就是特斯拉入华后的降价成瘾。

自2019年国产版问世以来,Model3累计降价5次,降幅高达10万元。 “一年前买的宝马5系,一年后成了本田雅阁”。 对于特斯拉车主来说,永远不知道明天和降价哪个先来。甚至最佳的买车策略已经变成了犹豫,因为犹豫就会降价,一时犹豫一时爽,一直犹豫一直爽。

特斯拉降价成瘾是真,急红了眼也是真。今年10月,马斯克发推特“特斯拉被挑战了”。钢铁侠亚历山大的同时,中国选手们正在利用差异化产品瓜分市场。比如比亚迪今年大热的电动轿车汉,小鹏的P7等,都通过细分产品力的打造取得不俗的成绩。

相比之下,国产特斯拉的产品力并没有艳压群芳的实力。换句话说, 现在的特斯拉,更像2007年的初代iPhone,而不是2010年的iPhone4。

当下的特斯拉,学会了用软硬件结合,但还没学会如何做好产品。比如塑料感内饰、幽灵刹车、噪音难忍、导航乱导、雨刷瞎刷、功能升级望眼欲穿,OTA 游戏 推送倒是很积极。

2020年2月28日,特斯拉遭遇国产车主集体***,本来应该标配自动驾驶3.0的芯片给减配成了2.5版本,这就是特斯拉有名的“门”。虽然特斯拉官方事后回应是疫情期间供应链出现状况所致,但配置上的“虚情意”却实锤无疑了。

特斯拉的表现虽如此,但也几乎上行业三好生了。在“制造商量、产品迭代、市场渗透”三大护城河的拦阻下,传统车企的诺基亚时刻并不会如诺基亚那般,快速到来。新势力们在加速推着,而传统车企也在努力顶着。对战已经开始,却也不会匆忙结束。

尾声:中国巨头在何方?

过去40多年,虽然中国车市场发展迅速,拥堵成为城市特色。但在合资政策、技术换市场等要素的影响下,我国车企仍未突破燃油车的核心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距离欧美企业依然相去甚远,难言超越之日。以至于王兴在饭否表示:

平心而论,在传统燃油车时代,中国企业没有理由赢。

历史 没有设,也无从穿越。但新能源车则让中国重新看到了希望:行业处于早期,格局不稳,泛摩尔定律让赶超者具备翻盘机会;我国坐拥世界上最大的 汽车 消费市场,最完善的产业链配套,强力的产业政策,仍丰厚的工程师红利,而且还请来了世界上最优秀的选手可以“抄作业”。

因此王兴的第二句话是: 在正在到来的智能电动车时代,中国企业没有理由输。

中国 汽车 行业已经走过了一条被亿万人围观指责的弯路,这次的时代进程如果再抓不住,就没有第二次机会了。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参考资料:

[1] 戴畅,董晓彬,赵季新,兴业证券,《黄金十年苹果链, 赤金时代 特斯拉 》

[2] 无声的较量:特斯拉入华背后的四次握手

[3] 刘菁,俞能飞,田仁秀,华西证券, 《非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

[4] 赵晓光,《破浪者:白金分析师眼中的电子行业十年》

[5] 刘宝红,购与供应链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

[6] 邓学,天风证券,《Model 3标志特斯拉(TSLA.US)进入 “iPhone 4”阶段》

[7] 吴晓飞、石金漫、徐伟东,国泰君安证券,《新能源车的自主需求正在加速形成》

[8] 第一电动网,德国 汽车 行业10%的人将下岗?罪魁是电动车

[9] 42号***,特斯拉打出王炸,33.9 万元 668公里续航,为什么还要买 BBA?

[10] 熊莉,国信证券,软件定义 汽车 迎来大时代,网安及金融 科技 维持高景气

[11] 王维嘉《暗知识:机器认知如何颠覆商业和 社会 》

[12] 吴军,浪潮之巅

[13] 陈晶;一电百科 | 电动车为什么起步快?

[14] 曾朵红,东吴证券,新造车势力分析,大浪淘沙沉者为金,风卷残云胜者为王。

[15] 中银证券,晨会聚焦-20200727

[16] 史蒂芬的专栏,为什么 汽车 行业没有富士康这样的代工厂?

[17] 智能制造ISTEC项目中心:各国制造大对比:德国靠装备,日本靠人,美国靠数据

[18] 光伏:泛摩尔定律的演绎

[19] 张珩,国际金融报,李斌和他的蔚来

[20] 崔琰,华西证券,《立足产业变革,迎接黄金时代》